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【方志于都】客家凉亭别样情
凉亭,俗名茶亭,又叫风雨亭。大多建于在前不及村后不著店、崎岖难行的山路和荒芜人烟的来往通道中。顾名思义,这种亭子是供过往路人遮风避雨,乘凉解渴的休憩场所。在江西赣南这块古老的地方,到处都可以看到建筑简陋但古色古香,别饶风格的两条拱门相对的长方形茶亭。
古时,因交通不便,山多路窄,工商行旅及赶考学子大多肩挑步行,历经跋山涉水,崎岖坎坷之苦。于是,一些急公好义之士,慷慨解囊,集资筹料。例如在于都县罗坳镇鲤鱼村郊建有一座茶亭,茶亭墙壁并刻有石碑记载,碑文:自序(和谐亭记),行善积德乃先父熊某某平生座右铭,忠厚真率,亦先父一生性格写照。先父早有宿愿,欲建一凉亭,以供乡亲耕种往来,休憩避雨之用。荏苒未果,而后归仙山。今全家合力完成先父遗愿,或可告慰于万一也。村领导与乡亲多有支持,谨此致谢,是为记。
在漫长的旅途上,星罗棋布地建造了一座座充满人间温暖和情爱的茶亭。亭子两边靠壁摆着长长的石板凳,瓮缸里满盛着澄洁清澈的山泉水或清香茶,无偿地供往来行旅憩息畅饮。
据清同治《雩都县志.民俗》中,就记载了三十九座这样的茶亭。其间大多数置有田产,还固定专户长期施茶。可以想象,当烈日当空,酷暑逼人,挥汗如雨,口干舌燥;或狂风大作,雷电交加,暴雨将至,走投无路的时候,旅途中突然出现这么一座茶亭,那行旅之人的惊喜之状和激动心情,是多么令人难以言语形容啊!
进入茶亭,卸下肩上重担,擦去满身大汗,坐在石板凳上,饮上数瓢山泉清茶。这时山风徐来,浑身凉爽,心旷神怡,倦意顿消,犹如置身世外桃源,此乐何其陶陶!于是乎,天南地北,海阔天空,道听途说,侃侃而谈;或者仰卧石板,昏昏入睡,做上一场“南柯”美梦。而后,养精蓄锐,精神勃勃,再踏上漫漫旅程,余兴犹浓。难怪有人撰联写道;
“遮日避雨,凉亭胜似高楼大厦;沁脾醉腑,清茶犹如玉液琼浆。”亦或“来去匆匆,石板凳上何妨多息片刻;世事茫茫,清泉缸里姑且畅饮数瓢”。有的是“传家有道惟忠厚,处世无奇但率真”等等,这是多么逼真而又亲切的写照。
茶亭,不仅仅是供人休憩之所,而且常常是古旧重逢,情人邂逅,亲友迎送之地,更多的是萍水之交等方面的悲欢离合之地。自古以来,在这一块小小的空间里,留下了多少离情别绪,或海誓山盟的风流韵事,或流转民间的佳话传说,给人们以温馨与甜蜜,或者悲凉凄苦的记忆!
(本文由于都县贡江镇袁渠良整理)